婷婷唱古文网诗词赏析|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
“吾爱孟夫子,风流天下闻”。
是大诗人李白对孟浩然的“深情表白”。
在诗仙李白的心中,孟浩然是:风度潇洒、不慕名利、锦绣文章,真名士也!
但就是这样才华横溢、风度不凡的“孟夫子”,也有不如意的时候:他终其一生,也没能如愿当上官。
虽仕途不利,他留下的一首“求职诗”,却名垂千古,成了后世典范:
【译文】
八月的洞庭湖水上涨,几乎与湖岸齐平,天空倒影在水中,交相辉映难以分清。
云梦大泽的水气蒸腾而上,波涛汹涌似乎要把整个岳阳城都撼动。
我想要渡湖,苦于找不到船只,生在太平盛世,若我闲居在家中,实在愧对明君。
坐在这里看着垂钓的人是多么悠闲自在呀,可惜我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。
【释词】
➀ 张丞相:指张九龄,唐玄宗时宰相。
➁ 涵虚:包含天空,指天空倒映在水中。涵,包容。虚,虚空,空间。
➂ 太清:指天空。混太清,与天混为一体。
➃ 云梦泽: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,指湖北南部、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。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。
➄ “欲济”句:想渡湖而没有船只,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。
➅ 端居:闲居。
➆ 圣明:指太平盛世,古时认为皇帝圣明,社会就会安定。
【赏读】
唐玄宗时代,开元二十年(733),一直“隐鹿门山,以诗自适”的孟浩然终于出了门。
他西游长安,写了这首诗赠予张九龄,希望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引荐,把满腹才华贡献给国家和百姓。
作为盛唐山水诗人的代表,孟浩然和好友王维并称“王孟”。
从“春眠不觉晓”到“故人具鸡黍”,孟浩然的诗多是清新别致的:山水田园在他的诗中,别有一番灵趣。
但这首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》却不一样,写的气势非凡,意象壮阔,并且不卑不亢地将自己的求荐之意融入其中,不愧是高手!
洞庭湖坐落在湖南湖北交界处,是中国第一大的淡水湖泊。
在唐朝的时候,它已经有不凡的江湖地位,被称为“八百里洞庭”。
诗的前两句,便极力写了洞庭湖的壮阔。
八月湖水平,涵虚混太清。八月的洞庭湖是多么广阔啊,不仅润泽了千花万树、容纳了大小河流,连天空都被包含在内!
湖面与天空遥遥相连,整个景色的画面感极强。
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城。这两句紧承了对洞庭湖的景色描写,用动态描写了洞庭湖的壮阔。
“云梦泽”是江汉平原上湖泊群的总称,湖面上蒸腾出的水汽,竟能仿若波涛一般涌动着,连雄伟的岳阳城,也因它而澎湃动荡。
看着洞庭的浩浩湖水,诗人会发出什么样的感叹呢?
当时的孟浩然已经四十四岁,人到中年,虽文采天下皆知,却没有做过官。
他是希望出仕为官的,只是没有人引荐,不就像现在想要渡湖却没有船一样吗?
真是“欲济无舟楫,端居耻圣明”啊!孟浩然长叹一口气:我空有一身才华,却不能造福百姓,可不是对不起圣明的世代,圣明的君主吗?
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,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,可是还是很想做官为民造福的,只是还没有找到门路而已。言外之意就是希望丞相引荐一下啦。
紧接着,诗人进一步表明自己: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。
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中,有“临河而羡鱼,不若归家织网”的古语。不过诗人这里却用得很有新意: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,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。
“垂钓者”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,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。“情羡鱼”是说自己有做一番事业的愿望,只是没有人引荐。
诗人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已经流露在字里行间了。
虽然是请求朋友帮忙,不过这首诗气势壮美,不卑不亢,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、举荐。
但这首优秀的“自荐诗”,并没有给孟浩然带来锦绣前程、光辉岁月。
因为求仕不成,孟浩然再次回到了自己的襄阳老家。
还记得上一次落寞离开长安时,他曾给王维留下一首诗,说“寂寂竟何待,朝朝空自归”,“只应守寂寞,还掩故园扉。”
没想到,这一句竟真成了自己命运的写照:终其一生,名满天下的孟夫子,都没能在仕途上获得如意。
但这种不如意,却成全了他“还掩故园扉”的心意,将一位伟大的田园诗人,坚定地镌刻在中国的诗史之上。
婷婷姐姐
现代诗教先行者,“婷婷唱古文”和《婷婷诗教》创始人,
孩子们喜爱的古文老师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