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首页 > 古文集萃 > 我为什么要带孩子去旅行?

我为什么要带孩子去旅行?

我为什么要带孩子去旅行?

 

育儿趣记

前两天,收到一位妈妈的留言,她喜欢带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旅游。旅行途中,孩子天马行空的小脑瓜,总是能把眼前的景物与学过的古诗联系起来。

比如春天西湖边,孩子会指着柳树说,“碧玉妆成一树高,万条垂下绿丝绦”;乘船游历时,孩子回想起“轻舟已过万重山”;看到瀑布,他会背出“飞流直下三千尺”……

这种古诗与美景结合的方式一定会让孩子的理解更加深刻吧!

我为什么要带孩子去旅行?

古人常说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,读万卷书,是隔着文字认识这个世界;行万里路,是实实在在切身感受这个世界。

在游历过程中,不仅会增长见识,名山大川的风光还会激发创作灵感呢!

大诗人李白一生写了1000多少首诗,这与他喜欢四处游历是分不开的:比如到庐山,他写下了《望庐山瀑布》;到天姥山,他写下了《梦游天姥山吟留别》;到峨眉山,他写下了《峨眉山月歌》……每到一处,有感而发,诗句自然就写出来了。

在古典名著《红楼梦》中,也有一位“旅行达人”——薛宝琴。宝琴的父亲是个商人,到处做买卖,所以自小就跟随父亲游览了很多地方。

在红楼儿女结诗社作诗时,宝琴作“新编怀古诗”十首,以每省古迹为题,进行创作,让宝钗、黛玉也羡慕不已。

当然,孩子们现在可能还写不出十分出色的作品,但哪怕只是尝试表达对新事物的感受,也是一种有益的积累。

哈佛历任唯一的女校长德鲁·福斯特,就非常鼓励学生出去旅行,而且她每年都会带自己孩子去不同的地方,让他看外面的世界,做更好的自己。

对孩子来说,旅行,是一个无法替代的成长课程。

1
旅行,可以开阔孩子的眼界。

在旅行过程中,孩子可以欣赏到不同的自然风光:“大漠孤烟直”的沙漠是什么样的?“江南可采莲”的水乡是什么样的?“霜叶红于二月花”的霜叶是什么样的?……

在离家千万里之外的地方,孩子会感受到不同的风土人情:草原上游牧民族吃什么?德国乡村的老爷爷为什么那么爱读书?尼泊尔的大人为什么一点都不匆忙?……

以前没见到过的风景,没遇到过的人,都会在他小小的心里埋下种子,让他明白世界是多面的,人们的生活也是千姿百态的,孩子的心胸会因此变得宽广。

2
旅行,培养孩子的适应力。

听一个妈妈说起,有次在国外,她因为回头拿行李没来得及上电梯,5岁的孩子却在里面呢。她非常着急,赶紧乘旁边的电梯下了楼,却发现孩子正安静地在门口等她呢。(大多数孩子遇到这种事,一定是慌乱和害怕的吧。)

后来她问起孩子为什么没哭,“妈妈,你不是告诉过我,如果乘电梯走散了就到1楼等吗?我知道妈妈一定会来找我的呀。”

这位妈妈从小就带娃走了很多地方,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:迷路啊,坐错车啊,没赶上飞机啊……孩子也会和妈妈一起想办法解决。所以当单独被留在陌生的电梯里时,孩子没有惊慌哭喊,而是想到了与妈妈的约定。

旅行中一定会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,孩子慢慢用自己的触角去跟这个世界接触,学习如何沟通,如何与他人相处,这就是一种高级的成长。

3
旅行,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

旅行不像在家里,大人可以对孩子做到无微不至的照顾。孩子要学着自己穿衣吃饭,自己洗脸刷牙,有时还要帮着爸爸妈妈拿行李……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会学着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,慢慢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的“小大人”。

4
旅行,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陪伴

旅行过程中,爸爸妈妈才更容易放开所有的工作与事务,全身心地陪伴孩子,一起欣赏湖光山色,创造共同的快乐回忆。

所以,读万卷书,也一定要行万里路!如果可以,这个暑假就带孩子出去走走吧!

 

亲子诗教

 

这一周,婷婷姐姐给大家分享了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,这首诗就是作者苏轼游览赤壁时所写的。

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故垒西边,

人道是,三国周郎赤壁。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

卷起千堆雪。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遥想公瑾当年,
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。羽扇纶巾,谈笑间,
樯橹灰飞烟灭。(樯橹 一作:强虏)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,
早生华发。人生如梦,一尊还酹江月。

【释义】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,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。在那久远古战场的西边地方,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。

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如云,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,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。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又如画,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。

遥想当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,小乔刚刚嫁给了他作为妻子,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。手中执着羽扇头上著着纶巾,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,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。

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,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,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。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似的,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。

苏轼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47岁了,当时,他因为“乌台诗案”被贬到黄州已有两年多。

“乌台诗案”是怎么会事呢?简单来说,就是苏轼新官上任给皇帝写了一封感谢信,但被当时的监察御史找茬,说他用语中讥刺朝廷;又指出他以前的多首诗有讽刺新政的意图。

因为这,苏轼差点被杀头,在很多人的力保下,才免于死罪被贬到黄州。

“乌台诗案”中的“乌台”,就是御史台,因为办公的地方遍植柏树,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,所以叫做乌台。

本想着建功立业,却因为写文章被贬,苏轼心中无限郁闷,干脆寄情于山水,到处游玩。

那天,苏轼来到了黄州城外的赤壁矶,想到赤壁之战中,周瑜是何等少年英雄啊,从容指挥,轻轻松松就打败了曹军;而自己呢,年近半百,却有志难酬,不禁感慨万千,作了这首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。

但苏轼是个旷达的人,并没有词中过分渲染自己的悲伤,而是很快在无限的天地中超脱出来:多少时代的英雄都被大江冲尽了,又有谁可以例外呢?

所以你看,旅行还有舒缓情绪的作用呢!

读一首诗,赏一处风景,这个暑假就带着孩子一起开始吧!

婷婷姐姐说

1、了解了诗人的写作背景,再带孩子回去读一读诗文,是不是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呢?
2、带孩子外出旅行时,可以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所见所感写下来哦!

网友评论1

  1. 0楼
    more info here:

    I just want to say I'm newbie to blogging and certainly loved you're blog site. Likely I’m going to bookmark your site . You certainly have really good writings. Cheers for sharing with us your blog.

    2018-05-09 上午10:49 [回复]

发表评论

表情
还能输入210个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