婷婷唱古文|昨夜犹听舞剑曲,今宵只盼孤云影
他回来了。
戎马一生,没有荣耀。
征战几十年,
他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家乡:
你看,还是那个记忆中的村庄,
还是那棵熟悉的老槐树。
一切,似乎从来没有变过。
迎面走来一位同乡人,
老人有些激动地上前询问:
你知道村头我的家,
还有谁在吗?
乡人叹息一声,指向不远处:
那松柏森森、坟冢累累的地方,
便是你的家:
老人踉跄行至家门前,
还记得,15岁入伍那年,
母亲就是站在这里跟自己道别,
弹指一挥,恍如昨日。
他细细掸去蛛网,
颤巍巍推开封尘已久的柴门,
少年时的记忆汹涌而来:
母亲跟往日一样在灶前忙碌,
父亲耕作归来,弟妹们追逐嬉闹,
而他,还是那个15岁的阳光少年。
幻影破灭,
迎接他的,只有满目荒凉:
一只野兔受惊钻进狗窝中,
野鸡在房梁间窜来窜去。
水井边,庭院里,
到处是疯长的葵菜和谷物。
老人愣了半晌。
机械般地,
他开始收集庭院中的谷子,
他一片片采下冬葵鲜嫩的叶子,
他把生锈的锅具擦得镫亮,
他把谷子舂去皮壳,
他把冬葵做成羹汤……
饭熟了,羹沸了,
可是,又给谁来吃呢?
他恍恍惚惚地走到门前,
望向东方:
我的亲人们,
我回来了,
可是你们,又在哪里呢?
大半生的沙场风尘、人世沧桑,
而今化作两行浊泪,
扑簌簌落到满布征尘的衣襟上……
老人是幸运的,
因为不知有多少无名英雄埋骨他乡;
老人也是不幸的,
因为眼见物是人非,
从此人生再无归处。
几年前,
网上曾流传一张照片:
一个老兵参加胜利日游行,
他的胸前别满了奖章,
手里拿着民众送给他的鲜花和气球。
但游行队伍中只有他一人,
老人默默擦拭着眼中的泪水。
他或许想起了曾经热血辉煌的岁月,
或许想起了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,
眼看着曾经的辉煌落幕,
而这个时代记得他们的人,越来越少。
每位老人,都是一部史诗。
不管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,
他们都用自己的生命能量,
为后人创造出更幸福美好的生活。
他们或许是我们的父母,
或许像这首诗中一样,
是一位退伍的老兵,
也或许是敬老院中的一位普通老人。
在岁月的侵蚀中,
他们讲话慢了起来,
做事慢了起来,
学新东西的速度也慢了起来……
他们,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的节奏。
但是请记得,
他们也曾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。
每位老人的经历中都有巨大的宝藏:
有可能是关于生活的智慧,
有可能是美好纯粹的情感。
让我们多些耐心,
去倾听他们的故事;
当然,
也可以给他们讲讲你遇到的好玩的事。
你可以把它记录下来,
也可以讲给别人听,
只是,不要让它们在风中消逝。
【译文】
十五从军征
汉·乐府
十五从军征,八十始得归。
道逢乡里人:家中有阿谁?
遥望是君家,松柏冢累累。
兔从狗窦入,雉从梁上飞,
中庭生旅谷,井上生旅葵。
舂谷持作饭,采葵持作羹。
羹饭一时熟,不知贻阿谁。
出门东向望,泪落沾我衣。
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,到了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。
路上碰到一个同乡人,忍不住问他:“我家里还有什么人?”
“远远看去,那松柏树林里坟墓累累的,就是您的家啊!”
野兔从狗洞里进进出出,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。
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,井台边环绕着野生的葵菜。
捣掉野谷的壳做成饭,摘下野葵的叶煮成汤。
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,却不知该送给谁一起吃。
我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,老泪纵横,洒落在征衣上。
【释词】
➀ 道逢:路途上遇到;
➁ 阿谁:“阿”用作词头,常常是引导亲属称呼或小名;
➂ 冢(zhǒng):坟墓;
➃ 累累:通“垒垒”,形容连缀不断的样子;
➄狗窦(gǒu dòu):“窦”是“洞穴”,“狗窦“即”给狗出入的墙洞”;
➅ 中庭:屋前的院子;
➆旅:旅生,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;
➇舂(chōng):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,捣掉谷子的皮壳;
➈一时:一会儿就;
⑩贻(yí):送,赠送。
你从长辈那里听到过什么好玩的故事呢?
赶快给婷婷姐姐留言吧!
婷婷姐姐
儿童诗教开创者
“婷婷唱古文”和《婷婷诗教》创始人
孩子们喜爱的古文老师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