婷婷唱古文|让诗词学习之旅充满奇遇
不久前,听朋友说起一个认识的小孩。这孩子刚读一年级,父母都非常重视教育,很小的时候就给他报了国学班。
效果立竿见影:不到一年,小朋友就背会了100多首诗,还学会了《三字经》《千字文》《论语》等经典。
作为幼儿园的小朋友,可以说非常优秀了,只是没想到,刚上一年级,孩子怎么都不要学了,理由是:太无聊,很厌倦。
朋友长叹一声:可惜了。
是啊,虽然学会了100多首诗,却丝毫感受不到诗歌的美和学习的快乐,浪费时间金钱不说,还把孩子的兴趣磨没了,可不是可惜了吗?
说起学习,大多中国孩子觉得苦。但最好的学习状态是什么样的呢?
想象你在做最喜欢的事情:修剪花枝,料理美食,或者是画一幅画,读一首诗,甚至是整理房间,解一道题。
你会全身心的投入,内心感到欢喜,进而迸发出无限的创造力。
学习诗词也是一样的。有的孩子视诗词为大敌,学的过程苦不堪言;而另外一群孩子,早就发明了N多种学诗的方法,简直让人惊叹!
我们为大家总结了10招学诗大法,一起来看看。
充满奇遇的诗词之旅
01
古诗可以唱成歌
你听过“旗亭画壁”的故事吗?说的是王之涣、王昌龄、高适三位大诗人喝着小酒,听着诗词小曲,PK谁的诗被唱到最多的故事。
想象当时的画面:听着曲子把诗学,简直是悠哉悠哉,其乐无穷啊!只可惜,因为保存手段的不足,古代诗词曲谱大部分都遗失了。
好在,现在的我们也有了“背诗神器”:婷婷姐姐重新把160多首古诗词谱曲唱成了歌,朗朗上口,好听易记。
孩子们天生对有韵律感的东西感兴趣,一听就爱上了;而且跟唱个两三遍就能背下一首诗,超有成就感。
咏鹅
胡婷婷 - 婷婷唱古文
这样一来,孩子们学诗的兴趣就被“勾引”起来了:
“妈妈,江南是什么样子的,我们可以去看看吗?”
“锦官城是哪里呢?”
“夜光杯是什么颜色的呢?”
稍微引导下,就进入美妙的诗词世界啦!
02
古诗可以画成画
孩子们可都是天生的艺术家。来看看他们创作的古诗画吧!
这是6岁刘瑾轩用超轻粘土创作的《江南》:
这是李文轩用小篆创作的《春晓》:
这是龙彦凝小朋友画的《山行》:
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,诗情画意中,理解了诗意,培养起好审美。
03
古诗可以变美食
把古诗做成早餐,这创意很妙吧!其实,很多妈妈已经开始做咯:不仅让孩子快速理解诗意,而且不再挑食,一举两得。
看看别人家的早餐,你能猜出是哪首诗吗?
04
玩着游戏学古诗
自古以来,诗词就是古人聚会时的必备游戏项目。怎么玩呢?
可以像《中国诗词大会》中一样,玩简化的“飞花令”。比如“月”字飞花令,大家轮流说含有“月”的诗句,谁被卡住了,就接受一项惩罚。
也可以玩婷婷诗教出品的“古诗游戏卡牌”,边玩边学边唱,环环相扣的游戏情节,让孩子们爱不释手,不知不觉就把诗词学会了。
除此之外,还可以玩诗词接龙,说上句接下句,通过图片、动作、伴奏猜古诗,等等。
你也可以跟孩子一起“研发”诗词游戏哦,相信其中一定有无限乐趣。
05
古诗可以演出来
很多诗非常适合情景扮演,像《赠汪伦》、《悯农》、《如梦令·常记溪亭日暮》等等。
这是一位妈妈分享的自己和女儿排演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的情景。
我一时兴起,对女儿说:“浩然兄,此去广陵,何日我们才能重游黄鹤楼呐?”
小丫头脱口而出:“早晚复相逢。”
妈妈当时感到很惊喜,没想到孩子在游戏中就将诗意融会贯通了。
还有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,把刘禹锡和《陋室铭》的故事排成了话剧,把《木兰辞》编成了歌舞剧,把《将进酒》演成了情景剧……
孩子们的创意和才艺简直太让人惊喜啦。
欣赏:
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表演歌舞剧《木兰辞》
▾
06
诗词可以舞出来
唱诗为歌,随歌起舞。歌与舞,都是孩子的天性舒展。
可以跟随“鹅,鹅,鹅”,模仿一只小鹅,摆动小手,欢快舞动;
可以把“碧玉妆成一树高,万条垂下绿丝绦”的意境化作手势舞;
还可以穿起古装,把“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”的豪迈融入剑气中。
在歌曲舞蹈中,感受《咏鹅》的欢快,《咏柳》的柔美,《短歌行》的豪迈,诗人情感自然也就体会到了。
07
跟着时间学古诗
春天去看绿草青青,唱起“草长莺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”;
夏日去看满池荷花,唱起“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”;
秋天黄叶飘零,就来一首“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”;
冬天风雪将至,就读起“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”。
村居
胡婷婷 - 婷婷唱古文
晨昏是诗,四季是诗,每一个节气、节日也都是诗,跟着时间学古诗,更是学习用诗意的语言去表达生活。
学诗的孩子不会词穷、不会无聊,当别的孩子只会说“真美啊”,“真好看啊”时,他已经收获了人生最美好的体验。
08
跟着诗词去旅行
去辽阔的大草原,唱起“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”;
去杜甫草堂,唱起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;
登上鹳雀楼,唱起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”……
登鹳雀楼
胡婷婷 - 婷婷唱古文
还要去西湖边,去枫桥畔,去看大漠孤烟,去寻塞北江南……
诗不只是诗,更是对历史、对自然、对人类命运的关照,跟着诗词去旅行,孩子感受自然之美,体会历史得失,升华人生体验。
09
古诗可以演奏出来
如果孩子会乐器,钢琴、古筝、小提琴,或者只是很简单的手鼓、摇铃、卡祖笛,都可以尝试把诗词曲目演奏出来。
孩子会非常享受参与的过程,甚至会创作出自己的曲子。
诗词音乐一起学,也可以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兴趣,对韵律的感知。日久天长的熏陶中,气质自然与众不同。
10
创作自己的诗
古人说“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”。这里的“吟”有创作的意思。就是说,诗读得多了,懂得多了,自己也就会创作了。
来听听一首小诗诞生的历程吧:
有一天,一位妈妈对女儿说,我们也来写首诗吧!
“你平常总说最爱爸爸妈妈,那什么是爱呢?”
小丫头想了想,说:“妈妈抱我的时候,过马路紧紧拉着我的手,每天晚上给我讲故事。”
“那爸爸呢?”
“我最喜欢和爸爸玩骑大马的游戏,趴在爸爸的大肚皮上挠痒痒,爸爸每天早上上班之前都会狠狠地亲我,陪我玩追着我跑。”
“那你觉得爱是什么味道?”
“就像甜甜的棉花糖。”
于是就诞生了这首《爱》的小诗:
《爱》
张润涵 | 四岁爱就是
和我玩挠痒痒,转圈圈
骑大马
坐在爸爸的肩上望远看高爱就是
早晨的吻,晚安的故事,在草地
嬉闹奔跑
还有妈妈温暖的怀抱爱像春日的喜雨
夏夜的微风
秋日里的晴空
冬天里的暖阳如果你问我
爱是什么味道
就像甜甜、软软的棉花糖
心中有诗意,自然就流淌出诗来。这就是学诗的最高境界啦。
国际教育专家认可的学诗方法
去年,《婷婷诗教》从130多个国家近20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,成为中国唯一入选“全球创新教育100强”的教育内容。
芬兰教育专家对《婷婷诗教》的评价是:
《婷婷诗教》用唱的方式,让孩子轻松学会诗词、音乐、绘画,是非常稀缺的融合性教育内容,趣味性和孩子的参与度都非常高。
我们认为《婷婷诗教》最奇妙之处,是鼓励孩子们通过体会,观察,感知,创作出自己的诗词,这有效提升了孩子认知世界的能力。
充分肯定了《婷婷诗教》的学诗方式轻松而高效,深受孩子们喜欢,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创作力。
现在,《婷婷诗教》已经成为 200万孩子的成长见证,被上万语文老师推荐,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诗词课。
“汝欲学诗,功夫在诗外”。古诗不是束之高阁的文物,也不只是悦人心目的文字游戏。
它在孩子的生活中,在时间的流淌中,在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,更在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。
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借由诗歌,发现一方美好天地,内心充满喜悦与光明。
